2017年8月7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喜庆之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俞正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向内蒙古自治区赠送纪念品仪式。随着仪式的启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担设计并监制的中央代表团赠送的纪念品——习近平总书记题词贺匾、题词座屏、奶茶具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徽标的设计工作圆满落幕。
在仪式上,俞正声主席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一同为习近平总书记题词贺匾揭幕。向内蒙古自治区赠送习近平总书记题词贺匾,表达了党中央对自治区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和良好祝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有承担国家大型设计任务的光荣传统,曾完成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的建筑装饰、首都机场壁画、中央政府赠送香港的紫荆花雕塑、2008北京奥运会相关设计、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等设计工作。
2016年12月,受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及教育部的委托,清华美院接受中央代表团赠送内蒙古自治区纪念品相关设计任务,学院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副院长马赛负责组织协调,由工艺美术系、工业设计系、绘画系、雕塑系、视觉传达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师生组成的设计团队。自工作启动以来,师生们体现出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多次前往内蒙考察及到协作厂监制,充分发扬学院的光荣传统,克服各种困难,历经寒暑假,最终圆满完成了设计任务,得到了中央及自治区的充分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题词贺匾
设计者:教师:范寅良(工业设计系)
研究生:陈洛奇
贺匾陈列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博物院大厅。边框采用云纹图案立体浮雕,70朵祥云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的光辉历程;祥云边框均匀镶嵌12朵大祥云,代表自治区12个盟市;中央部分以中国红为底色,暗描亚光金色盘长纹,象征着吉祥、长久和永恒;中间为习近平总书记题词“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
陈列在内蒙古博物院大厅的贺匾
贺匾整体采用金属材料,内装金属框架,与博物院墙体内部钢结构连接。祥云边框的立体浮雕,采用紫铜手工钣金,表面氟碳漆喷涂;中间红色底板采用铝板机雕工艺制作,采用下凹盘长纹机理,表面红色氟碳漆喷涂;题词为贴金高光魏碑字体。
范寅良在贺匾安装现场
贺匾安装现场
向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赠送习近平总书记题词座屏
设计者:教师:洪兴宇(工艺美术系)
研究生:朱砚、王琳
座屏内芯部分采用云锦工艺织成,正面为习近平总书记题词“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背面为鸿雁图,鸿翔鸾起,振翅高飞,祥云环绕,色彩热烈奔放,雁群整齐有序、团结一心、相互借力、行稳致远。
题词座屏上选用的纹饰
木质框架部分采用传统座屏样式,选用材料精良、颜色一致、花纹美观的大果紫檀制作。整体结构采用中式传统榫卯结构,座屏框内镂空雕刻卷草花和回纹边框,寓意连绵不断、吉利久远。
洪兴宇(右)在制作工厂
向部分农牧民和离休干部等赠送奶茶具
设计者:教师:王建中(工艺美术系)
研究生:蔡慰然、陈芷雅、孙绍轶、李国良、陈瀚文、张囡
奶茶具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日常使用的存储牛奶的器具“德布日”为造型基础,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参照日常使用习惯设计尺度和比例。壶盖造型选自蒙古包样式,壶嘴造型灵感来自满弓形状,壶把手造型借鉴红山文化“玉龙”形状。外观饰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的传统图案盘长纹,加以金银花等现代图案重构而成。
在主色调上,分别设计红色和蓝色两款。红色款为我国传统喜庆色彩,彰显热情洋溢、欢乐祥和、繁荣昌盛、幸福安康的节庆氛围。蓝色款突出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的传统装饰色调,体现了党中央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的关心和爱护。
王建中(中)在制作工厂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徽标
设计者:马赛(工业设计系)
习总书记在多次视察内蒙古自治区时强调要发扬蒙古马的精神,一马当先。马是内蒙古草原的代表,标志的设计以阿拉伯数字“70”为基础,通过抽象变形,加上飘逸的马鬃和马尾,使之整体上成为一匹在草原上奋蹄驰骋的奔马,马头高昂,象征着内蒙古人民充满自信,奋勇向前的精神。马的下方是一道亮丽的绿色,寓意美丽的内蒙古草原以及自治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除了最终选定纪念品的主创人员外,清华美院史习平、陈磊、陈楠、王晓昕、罗幻、丁荭、王巍、文中言、付斌、刘铁军等多位教师和付少雄、孙秋爽、靳美、路雨姗、欧阳俊、陈晓琦、李宁静等多位学生也不同程度的参与了方案的设计、咨询以及其他纪念品的设计工作。
清华美院师生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及团队协作的精神,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使得这一设计任务得以顺利推进并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