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在国内,利润却流向国外,“中国制造”实为他人做嫁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工业设计系主任严洋认为,虽然“中国智造”正逐渐成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新标志,但“智造”还需顶层设计。
订单下降,低端竞争,中国制造业突围之路在何方?很多专家都开出了良方,但严洋认为,转型升级的代价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承受得起,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依赖工业设计这个强劲的发动机。
数据显示,在美国,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将带来2500倍的产值,在日本则是1000倍。正是由于工业设计巨大的经济撬动效应,2010年我国将其列为国家战略,“设计立国”的整体氛围也日益凸显。
2011年9月开园的武进工业设计园,就是“常州制造”迈向“常州创造”的关键一跃。落户2年多来,这根撬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神奇魔棒不断释放能量。随着工业设计被写入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常州工业经济的发展也多了一条创新新路。
怀揣梦想,一批大师筑梦常州
一位清华教授,不去京津唐,也不去辽东南,反而舍近求远,不远万里来到常州,吸引他的到底是什么?
“我来到这里是因为常州强大的工业基础,以及作为全国三大电动车生产基地之一的重要地位。”严扬的另一个身份是六零九零团队的领军者,一个自称为怀揣“先进城市慢速交通系统”梦想的追梦人。
“未来的城市交通,不应该是汽车四处横行,而应该是高速发达的公共交通与小型低碳的个人自主交通相结合的并轨方式。”严扬说,他的“先进城市慢速交通系统”,是基于电动自行车技术上的一种延伸设计,具有“低碳”、“时尚”、“便捷”等诸多优点,常州的产业结构正好为其梦想实现创造了条件。
然而,在与常州电动车企业的实际接触过程中,严扬还是尝到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苦涩。“工业设计在这里还是个陌生概念,不少企业根本没有工业设计意识,有的话也仅仅停留在外形设计层面,还没有对产品功能和结构进行规划。”回忆起去年刚来到常州的情形,严扬甚是无奈。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六零九零团队不辞辛劳地拜访,苦口婆心地宣传下,工业设计理念得到了有效推广,严扬的梦想也得到不少电动车企业的响应,这让他倍感欣慰。
“目前,我们团队的设计产品折叠式电动车已经在联系厂家进行生产,另一款适合老年人出行的轮椅推进器也已完成设计,相信不久就可以推出。”严扬介绍道。
与严扬一样,来自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的常州智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执行总监杨景辉也是冲着常州的工业基础而来。杨景辉认为:常州是国家重要的机械装备制造基地,企业数量多,工业设计是刚性需求;同时,常州本地的工业设计企业并不多,这也给了他们发展的空间。
就这样,杨景辉满怀憧憬地来到常州准备大干一场,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很快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这里的企业大都没有品牌意识,也不懂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因而也就不会来我们这寻找帮助。为此,我们只能一家一家去宣传,但总是无果而终。”谈及当初拜访企业的情形,杨景辉直言他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劲使不出,久而久之他甚至动起了打道回府的念头。
好在最后杨景辉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智丰设计也逐渐打开市场,一年下来,也取得了40多个合同的良好成绩。对于企业的未来前景,杨景辉依然充满信心,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有更多的企业意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
其实严扬与杨景辉只是一个缩影,目前,怀揣梦想入驻武进工业设计园的大师级人物就有5、6位,设计师已近300人。
创意设计,一批企业初尝甜头
在国内,深圳是工业设计领域的佼佼者,这座被称为中国“设计之城”的城市,设计领域每年为深圳贡献的GDP达7.8%,同时还创造了近千亿元的附加利润。如今,工业设计遇到常州,又给龙城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市场竞争,不仅依赖于科技创新,也依赖于工业设计。”这是常州市科晶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文新与工业设计接触后的切身感悟。据白文新介绍,科晶电子是生产图书馆防盗设备的厂商,虽然企业拥有固定的客户群体,也有良好的口碑,但产品终端的外观设计却缺乏新意,与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形象很不相符,但工业设计却让这一切都改变了。
“今年我们在国内率先研发了‘EMID’智慧图书馆系统,考虑到这一技术的超越性,公司便邀请智丰设计对产品外观及结构进行设计,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白文新笑着说道,“产品推出后,由于其强大的功能性和美观性,迅速打开了市场,目前已被数家图书馆选用,销售额近2000万,让我们一下子就尝到了工业设计的甜头。”
除了科晶电子,常州快克锡焊股份有限公司算是常州吃螃蟹最早的企业。快克锡焊借力清华大学,不仅在产品外观上进行了创新设计,更在整个系统设计开发上集创新创意于一体,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标杆。
制造与创造,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结果却是天壤之别。在武进工业设计园运营方——江苏同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彤看来,常州产业以加工和零配件配套为主,这是一个被动的、依托于上游企业的寄生产业,如果想实现转型升级,不仅需要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上下功夫,还应抓住工业设计这个工业经济的发动机。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综合运用工学、美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的设计活动,其对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张彤介绍说,“苹果手机之所以风靡全球,其独特的工业设计居功至伟,而这种能力恰恰是中国企业所不具备的。”
正是出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需要,2011年武进工业设计园应运而生了。经过2年多的运营,如今园内已汇集南京艺术学院艺术设计院、六零九零设计有限公司、智丰设计、上海龙域设计等20余家国际国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企业。
“目前,园区已取得各类设计服务合同300多笔,合同金额超过4000万元,考虑到中国工业设计能力出于上升期,即使我们将工业设计的经济撬动能力仅仅设定为100倍,也将创造40亿的附加值。”张彤说道。
设计未来,常州可以走的更远
如果说19世纪是工业的时代,20世纪是货币的时代,那么21世纪则是创意的时代。而在创意设计的诸多门类中,自主研发无疑是最具难度的。
“对于我来说,做设计就一定要真真正正帮助企业,决不能做涂脂抹粉式的设计。”严扬表示,“自主创新是企业致胜的法宝,这对设计企业也一样适用。虽然迫于生计,企业不得不接一些短、频、快的单子,但对于设计师而言,心中一定要有自主研发的梦想,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帮助企业。”
其实,纵观武进工业设计园的发展轨迹,你会发现,其本身的商业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原来传统的订单式的服务正在逐渐退居二线,取而代之则是自主设计,即设计师自己负责产品的研发,自己找厂家生产,甚至还要自己解决销路。
然而,设计师毕竟是设计师,他们最懂得的设计,而不是市场营销。张彤巧妙这一抓住弱点,工业设计园是微笑曲线的两端,设计是一端,市场是另一端。“其实我们不仅是二房东,也是经纪人,在工业设计园内设计师只需要负责设计,至于如何与制造商对接,如何将产品推上市场,完全由我们负责,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提升产品价值,抵抗市场风险。”张彤介绍说。
“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应该集中、集聚,不能盲目跟风、恶性竞争。”对于武进工业设计园的发展方向,武进国家高新区经发局局长助理柳根平认为:工业设计园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决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对于武进工业设计园而言,就应该植根于常武地区制造业,注重自主研发,做大做强设计品牌,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武进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鑫才表示,常武地区制造业发达、外向程度高,正在走向品牌锤炼、个性跃升阶段。全球化时代的创新设计,决不能“闭门造车”,也应循序渐进,在发掘弘扬中国设计文化资源的同时,要充分吸纳国际创新设计资源,使设计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激励和自由发挥,为常州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建设乃至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不断注入活力。
来常参加工业设计高峰论坛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马赛认为,从工业设计企业生存角度上考虑,工业设计不应被局限在某一个领域中,它应该是非常宽泛的,要重点支持促进产业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完善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同时,政府应鼓励工业企业将可外包的设计任务交给设计企业,促成工业企业、设计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通过通过设计创新,促进工业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
工业设计不仅是产业,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虽然企业是发展工业设计的主体,但背后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路甬祥对常州的创意产业寄予厚望,他说,常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制造业基础扎实,虽然创新设计起步略晚,但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工业设计的需求广阔,创新设计的发展之路可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