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酷炫,充满科技感的概念汽车;晶莹剔透,可以自发光的透明OLED显示屏;无人操作,能够独立制作冰淇淋的智能机器人……8月19日,广东省第十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决赛在广州从化生态设计小镇拉开帷幕。从海内外征集到的近3.4万件参赛作品经过激烈比拼,有797件作品进入了决赛,将共同角逐赛事大奖。
“总体而言,本届‘省长杯’大赛参赛作品数量更多,整体质量提升明显,赛事设置与广东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执行院长、大赛评委会主任胡飞表示,本届赛事以“设计赋能产业”为主题,入围决赛的作品与产业深度融合,能够体现广东产业升级转型方向。
第十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入围决赛作品透明OLED显示屏 南方日报记者 李凤祥摄影
南方日报记者 李凤祥摄影
近3.4万件参赛作品创下“省长杯”纪录
走进决赛评审现场,各具特色的参赛作品琳琅满目。有近期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小鹏P7;也有针对防疫需求而设计,兼具时尚潮流的新型口罩;还有展现广东装备制造产业特色的海工装备产品。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本届大赛仍然收到参赛作品近3.4万件,参赛人员之多,范围之广,创下‘省长杯’大赛举办以来的最高纪录。”大赛承办单位新华影视的总经理余得通介绍,经两轮评审,只有797件作品进入了决赛,也可见竞争之激烈。
据悉,本届大赛以“设计赋能产业”为主题,紧紧围绕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六大工程”征集作品,聚焦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切实为推动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
在赛事设置上,作品征集分为产品设计组、概念设计组和产业设计组三个组别。在进入决赛的产品中,设计组作品共366件,概念设计组作品389件,产业设计组作品42件,由5个专家小组通过投票和打分,分别产生72、72和27件作品进入分组闭门答辩。
第十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入围决赛作品在现场演示 南方日报记者 李凤祥摄影
随后,各组别打分和闭门答辩总分前15名的作品,将进入本月25日的总评公开答辩,角逐三大组别的各一个钻石奖、两个金奖、三个银奖和四个铜奖。
此外,参加今天评审的35位专家还将通过投票,从797件进入决赛的作品中评出最具创新奖、畅销产品奖、最具商业潜力奖和绿色设计奖各10名。进入决赛且未获得上述奖项的作品均可获得由大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奖。
全局设计观凸显,更好赋能产业发展
“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工业设计已不仅局限在产品外观设计,而是拓展到了产品、系统、服务和体验,更强调全局性的设计观。”在胡飞看来,本届“省长杯”大赛的很多参赛作品,都体现了全局设计观,可以更好地赋能产业发展。
比如,在智能装备领域,结合广东所布局的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相关参赛作品的设计质量、科技含量、市场前景都非常好。
第十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入围决赛作品概念款汽车 南方日报记者 李凤祥摄影
对此,广东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大赛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周红石表示认同,“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以前工业设计介入不深的领域,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在汽车和装备制造领域,相关设计作品不仅细节好,外观漂亮,也更为人性化,一些智能装备产品的人机交互设计都非常好。”
在周红石看来,本届赛事参赛作品的工业设计能力和水平有明显进步,“说实话,早期有点恨铁不成钢,从模仿到抄袭到自主原创,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今年我们看到很多参赛作品的设计理念,从人的需求出发,从市场需求出发,制造工艺水平、设计完成度都越来越高,设计精品越来越多。”
此外,评审专家认为,作为广东“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首创的产业设计组专项赛,自2014年第七届开始设立以来,也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工业设计领域的认可。
“产业设计组更多强调以设计思维导入到其他行业,然后推动产业生态、城市生态全方面发展。在今年能够看到产业设计组的一些入围项目,融入到了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之中,体现出工业设计不仅与生活、产业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还与城市、乡村的全面发展深度融合,有着非常鲜明的系统性特征。”胡飞表示。
(转自网易新闻官网南方报业南方+客户端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