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教育、科技、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家税务、地方税务、统计、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财政局、社会事务管理局:
为加快培育我省工业设计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家工信部等11部门《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0〕390号),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广泛应用于轻工、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有利于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创造和满足更多市场需求,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而我省工业设计发展起步较晚,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在工业设计企业培育、人才队伍、研发设计、产业化程度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当前,要始终坚持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坚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积极推进我省工业设计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7年,全省工业设计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有效融合。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设计企业,培育和创建1~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5~2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类专利申请量有较大增长。工业设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显著提高。
三、重点工作
(一)大力培育工业设计企业(中心)发展。引导省内工业设计企业加强研发和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引导工业企业加快对原有研发机构的改造,建立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促进企业技术、设计、管理有效结合,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工业设计优势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通过宣传、座谈或组织参观等形式,引导省内工业设计企业(中心)汲取先进设计、经营理念,不断提高专业化服务意识和能力。
(二)组织开展工业设计中心认定。根据《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产业〔2012〕422号),制定《贵州省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遵循企业自愿、择优确定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开展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创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打造一批设计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管理规范、业绩突出的国家级或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引导和推动全省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建设。
(三)推动工业设计与制造业互动发展。鼓励工业企业将可外包的设计业务发包给工业设计企业,扩大工业设计服务市场。支持工业企业和工业设计企业加强多种形式合作,通过设计创新,促进工业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组织工业设计对接会,提升工业设计影响力。
(四)积极推动工业设计企业集聚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建立工业设计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示范基地,吸引工业设计企业、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园区集聚。
四、保障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开展交流、展览、评奖等活动,增强工业设计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业设计发展环境。鼓励工业设计企业通过广播、报刊、网站等形式加强宣传,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广泛重视和应用工业设计,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加强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鼓励企业和个人就工业设计申请专利和进行著作权登记,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处力度。
(二)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设计企业申报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地方各级部门支持工业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业发展等专项资金,要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设计企业、企业设计中心或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工业设计企业和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研发设计能力建设、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三)落实税收扶持政策。企业用于工业设计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费用,按照税法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加大设计研发投入。工业设计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按照国家税法规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条件的,按照税法规定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
(四)加大信用支持和金融服务。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加大对工业设计投资。支持和引导信用担保机构为工业设计企业,特别是中小工业设计企业融资提供贷款担保。支持有条件的工业设计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对工业设计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给予贴息补助。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企业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有关政策。
(五)加快工业设计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或完善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工业设计创新型、实用型人才。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开展工业设计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工业设计实训基地。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内外工业设计人才,妥善解决社会保障和工作生活待遇等问题,为工业设计人才来黔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六)健全工业设计信息统计。探索建立工业设计统计调查制度,完善工业设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及时跟踪、监测工业设计发展状况,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国家税务局
贵州省地方税务局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省知识产权局
2013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