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太仓市委、太仓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试行)
第一条 工业设计是区域软实力的要素之一,是形成创新产品、创新经济、创新价值和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整合科技、生产、文化与艺术等资源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核心环节。为推动太仓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暂制定本若干政策意见。
第二条 作为江苏省首批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城市,太仓市明确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是重点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之一。重点支持注册资本在200万元以上,设计人员20人以上,在太仓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的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企业做大做强。
第三条 扶持措施:
(一)支持太仓LOFT创意产业园(上海东路95号)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有关程序进行立项评审,一次性定额补助运营商100万元。
(二)对入驻太仓LOFT创意产业园的工业设计与创意企业前三年给予办公场地租金减免。
(三)鼓励国内外知名设计师、著名高校以及知名设计公司在太仓LOFT创意产业园设立工作室、设计公司或研发设计中心,凡被认定国家级、省级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
(四)对太仓市级以上的工业设计和创意产业重点企业,按设计交易合同额所纳税金地方留成部分50%的标准给予奖励,给予成功批准的设计专利申请费用100%的奖励,单个企业年度上述两项奖励总额不超过50万元。
(五)鼓励我市现有制造业企业在园区建立工业设计研发中心,承接工业设计服务外包业务。经市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认定后,给予一次性20万元建设资金奖励。其开展外包服务的,按合同交易额所纳税金地方留成部分50%的标准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年度上述两项奖励总额不超过50万元。
第四条 鼓励工业设计与创意设计公司开发技术含量高、产业化前景好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重点支持具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新产品、新技术在太仓实现产业化。
(一)对每个发明专利,奖励发明人0.5万元;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给予专利申请费用的100%补助。
(二)对将工业设计成果成功转让给在我市工商注册和纳税登记的各类企业,以合同实际成交金额的3—5%奖励给工业设计成果单位(以税务发票为准)。
(三)对受让设计成果实现产业化后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的,且新产品销售额占企业销售总额30%以上的生产企业,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并给予每年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50%的奖励。
第五条 对参加我市政府组织的工业设计展览会等重大会展活动,对参展单位按实际场租费的50%给予补贴,原则上单个企业年度会展补贴金额不超过50万元。
第六条 鼓励设计企业和个人参加国内外工业设计大赛,并对获奖项目给予相应奖励:
(一)获得国际知名的工业设计、创意大赛金奖,奖励5万元。
(二)获得国际知名的工业设计、创意大赛银奖或国家级(包括协会组织)的工业设计、创意大赛金奖,奖励3万元。
(三)获得国家级(包括协会组织)的工业设计、创意大赛银奖或省级(包括协会组织)的工业设计、创意大赛金奖,奖励1万元。
(四)获得省级(包括协会组织)的工业设计、创意大赛银奖,奖励5000元。
第七条 鼓励园区企业引入高素质的工业设计与创意人才,将工业设计与创意人才纳入太仓市紧缺人才目录,并给予相应奖励政策,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出国、户口、购房、社保、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便利。市人才办会同园区运营商每年组织一次“十佳设计师”评选活动,给予获奖设计师奖金2万元。
第八条 主管机构和申报程序:
市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办公室(外经贸局)是促进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发展的主管部门,并负责相关资金的申请、协调、组织等工作。
市工业设计和创意产业重点企业每年复评一次,复评合格方可继续享受扶持措施。对符合条件的重点工业设计和创意企业积极推荐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重点企业,并落实相关扶持政策。
专项资金扶持方式包括财政补助、奖励等,获得支持的单位应制定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实现专款专用,专帐管理。同一项目不重复享受同一级政府的相关补助。市财政局、审计局负责对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和审计,获得补助的企业必须配合各项监督与审计工作。第一申报单位必须在本市工商注册并纳税的重点工业设计和创意企业。
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单位或个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资料,由所在区、镇加具意见,向市服务外包产业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审核并报市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批准后,按照财政奖励支付的相关程序拨付项目资金。
本政策意见由市服务外包产业办公室(外经贸局)负责解释。试行期为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中共太仓市委员会太仓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一月五日
江苏工业设计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工业设计大师等开展广泛研讨交流。
抓好人才培养和引进。
鼓励高校、职业培训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关注和重视工业设计人才需求动态,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践锻炼等方面入手,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与培训,设立与工业设计产业相关的专业学科,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举办工业设计中心,支持院校与企业联合建设工业设计产业实训基地和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工业设计人才。加强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根据需要开设有关课程,邀请有关专家开设讲座,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鼓励高校引进该领域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等形式的探索。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的培训机构、工业设计企业和专家的交流合作,掌握国际工业设计发展的方向、重点,提高与国际接轨能力。注重引进一批高层次的人才,特别是引进创意水平高、设计成果多、市场经验丰富的工业设计团队,推动工业设计产业跨越式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业设计人才信息库,作为人才引进、论坛研讨、项目咨询的专家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允许工业设计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分享创新收益,对作出突出贡献的设计人员按照规定实施期权、技能入股和股权奖励等形式的激励,努力营造有利于工业设计人才留在江苏、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财政厅
省人社厅
省地税局
省统计局
省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