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认识兜宝很久了。当然,认识徐总更久。
那还是五年前我做《设计界》杂志的时候,有一次在深圳的某个论坛上遇到他,论坛刚结束,人都散得差不多了,我满怀激动地向那天的演讲嘉宾递名片约稿,而有个人好像更激动地等在旁边。当时我想,大约是一个也像我一样入行不久的媒体人。后来再一次在广交会上遇到他的公司参展,我一看介绍,不得了,他居然是溯洄设计的创始人。
其实让我意外的是,一个挺厉害的设计公司的创始人,竟然是那样一副积极、努力、完全不把自己当回事的模样。
后来我去采访徐总,第一次见面就聊了一个下午。其实徐总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让我透过了设计的光鲜表面,去看这个行业,它当时的艰难,和它身负的重担。他勤恳地像公司的管家,管员工、伙伴的生活烦忧,但是他心心念念的,却是设计在中国的长远发展,设计在将来的价值,还有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更懂得,更能做好设计。
其实我对工业设计的情怀,完全是因为当时像徐总那样的几位设计行业的人。徐总说过,想赚钱的就不要踏足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太重要了,它有更大的使命。也许那会徐总像很多设计公司的创始人一样,还没有确定的方向去接近这个使命,但是后来,当他告诉我“兜宝”这个名字时,我知道,他找到了一条路。
从兜宝建立的最初的最初,第一件产品还在悄然地打样、试制的时候,徐总就拿出了当时的几件产品设计稿给我看。那时我刚做妈妈一年,一下子就被那些产品震撼地眼睛泛泪。我第一次发现设计竟然具有这么温柔的力量,竟然可以融合“教育理念”!
从那时候起,我就一直关注着兜宝的成长。但是,一个设计公司(尽管溯洄已经获得过全国十佳设计公司称号),从设计服务转型做产品开发,真的比我想象的,也许比徐总想象的都要难得多。
就拿第一款产品——兜宝儿童手工皂来说,后来听徐总说,前后光供应商就换了有十家,还不算一开始筛选掉的。因为要保证所用的材料全部都是安全甚至可食用级别的,保证所有设计点都能完美呈现,难度大,成本完全超出预算,工厂屡次让徐总不要那么“死心眼”,连我这个做过品牌定位的人,都想劝他从市场角度考虑,哪怕在某方面的品质上稍作让步。
但是徐总没有任何妥协。
在他眼里,这款产品承载的不止是设计,而是作为兜宝第一个可见的形象。如果在第一个产品妥协,就是对兜宝这个品牌初衷的轻视。
那两年他的朋友圈里,一边是兜宝的产品设计屡获大奖,一边是他不知道跑了多少回代工厂。从设计到产品落地,整整用了三年。三年,连当初给予他灵感的儿子石头,都从牙牙学语,变成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养孩子的付出不过如许,而这款产品,对于徐总来说,也许比在自己孩子身上付出的心力都多。
作为一个妈妈,之前也跟徐总聊过关于我们这一辈人的孩子,他们将来的生活环境、他们会受到的教育。较之我们从前,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他们面临的世界是更好了,还是更坏了?我们能改变什么,能在教育体制之外,向孩子们传达些什么?
聊过后,我的慨叹就止于慨叹,但是徐总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用设计和产品,豁然向我们开启了一个方向。他说他也没有到南极看过企鹅,没有到北极看过北极熊,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有一颗爱护遥远的动物、爱护自然的心。而这种爱,不是灌输,就像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一颗种子,让这颗种子伴着孩子长大、萌芽。
所以兜宝的手工皂出来之后,很多家长,尤其是妈妈都特别喜欢。设计是不言而喻的,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接触到的世界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而有什么知识和技能,能比教会孩子“爱”更重要呢。
德国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一个灵魂。”教育不是大声疾呼,是一刹那又一刹那间心灵碰撞的叠加。所以你看这款透明皂的手工皂在这里,不着一言,但是它有温度,有故事,充满着想象力,更有可能影响深远。
在一点点试错、完善,让这款产品落地了之后,徐总几乎没有在营销和广告上投入,而是又开始了下一个产品的研发。很多朋友都为他着急:这么受欢迎的产品为什么不广铺渠道,为什么不多做营销?其实我知道,徐总“冰川”系列其实真的是兜宝的冰川一角。他想去改变孩子接触的世界,想竭设计之所能,让设计作为一种引导和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徐总在兜宝的称号除了石头爸爸外,还有一个叫做“兜宝校长”。我知道他不止是在做一款款儿童产品,从第一次采访他时,徐总就说过,无论我做什么,最终一定会走上教育这条路。
前段时间,我提出给兜宝做一个短片,让徐总来讲讲兜宝的故事。其实我也是实在不忍心看到兜宝没有任何的包装与宣传。五年前,徐总给我讲过一个“笑话”,这个笑话无论过了多久我都会清晰地记得。他说有一次问自己的爱人:“你看,我可以改变世界吗?”那会他们还没有儿子小石头,他的爱人大笑,徐总只好说“好吧那你看我能改变这个行业吗?”她的爱人不笑了,认真地说“应该可以!”
这也是我一定要徐总抽空来做这个短片的原因。假如有一个人,每天很努力地工作,就是为了一根筋地想让某个行业,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我们身处其中的人,哪怕所为甚小,有什么理由不施以援手?一个人的力量或许不能改变现在的世界,却可以唤起具有同样情怀的人携手,一点一点地,从一个人到另一人,从一个孩子到另一个孩子地,影响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