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工业设计领军人才
“我个人对工业设计的最新认知与理解为:以美学、工学、经济学为基础,关注用户与场景,进行产品定义、设计和转化,从而创造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行为。设计公司应结合发展趋势和自身优势,顺势而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的大方向非常重要;同时,不断修正与适时调整优化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自身、客户、用户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化,最高效的方法就是缩短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无边界合作。”
--周立钢

1994年,周立钢考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成为了工业设计专业首届艺术类学生,从追求艺术的自我创作和独特性转向专业工业设计更多追求的实用性。毕业后留校从事设计公益、社会组织、全国工业设计协会等方面工作,组织了许多设计大赛、论坛以及研讨性国际会议。这些经历,开拓了眼界,积累了资源,为之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3年,他以工业设计师的身份开始创业,在中国最早创立以定位为核心的产品、品牌、终端整合设计服务模式,帮助成长型企业提供产品创新及品牌策划服务,帮助客户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
创办博乐设计之后,周立钢开启了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不断探索,2005年成立品牌策划公司,2007年接触商业空间设计,2009年接触工业设计供应链,2011年尝试自有品牌创建,打造了从产品到品牌到终端的“大工业设计”概念。
2012年,他在推动全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和以整合设计模式为企业提供设计创新服务方面作出积极贡献,被评选为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
2014年,博乐成功孵化第一个自主品牌橙舍竹品,把东方禅意美学和当代极简主义完美融合,本着“让大多数人享受优良设计”的理念,创造禅意家居,成为中国原创设计师品牌的代表。
同年,参加工信部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工业设计高级研修班,在这里,他收获了设计领域众多优秀资源,进一步开拓了行业视野,并多次作为优秀企业代表在工业设计领军班作创新实践分享。
2018年,在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上荣获TIA生态设计大奖。
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召开的全国设计扶贫培训会中,博乐设计橙舍·竹品生活作为特色案例示范在全国范围内分享,并在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设计扶贫主题展中展出推广。
2020年,受邀作为中国创新代表在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发声,作“新消费时代与设计产业化”的主旨演讲。
博乐依托丰富的品牌孵化经验,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品牌孵化内功心法——0-1七步法”,为制造型企业孵化品牌提供从方法论培训到落地执行的一揽子支持,助力制造型企业通过品牌化实现产业升级。
第一步【顶层设计】:定义企业发展愿景和战略。提炼核心竞争力、找准机会市场,精准匹配资源。帮助企业明确战略目标,指导有效资源发挥最大价值。
博乐正是基于这一模式,将创新设计与优势制造进行深度融合,整合上下游资源,强强联手,合资孵化了“橙舍竹品”、“Kalar餐厨”、“得体”、“邦先生”、“小兽星”等诸多新品牌,用设计去驱动,打造一个品牌生态集群,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和用户。
在人才培养方面,博乐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见习机会,特别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群体,为他们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其在校期间就可以完成很好的产品并投入市场。正式毕业之后的两年中,博乐会为其提供接触设计服务型项目的机会,帮助他们在专业能力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之后,可以做自主品牌的设计总监、产品经理,也可以去做自主品牌的负责人。如果有创业的想法,博乐还会匹配资金、资源等,帮助其去创立一家公司。通过设计师自身经验的沉淀、博乐方法论的支持和资金资源的匹配,年轻设计师创业的成功率大大提高,这也让整个内部生态更具有活力,并形成强大的品牌矩阵。
自周立钢进入行业到如今的二十余年间,中国的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综合实力不断发展,工业设计也实现了迭代腾飞。未来中国工业设计领域的发展,一定是摆脱钟点工阶段,向合伙制和自由品牌的创业模式发展,在这个过程之中,设计师需要突破从产品到商品的思维转变与认知升级,以及从设计服务板块到设计生态圈的维度升级,这一点,是设计师创业的关键所在及成功“秘籍”。
互联网行业经常说“C to M” ,而他说,是D连接了中国的Customer(顾客)和Manufacturer(生产商)。未来的中国设计师,就是这个连接器,连接两段的C与M。